服务热线:
4006-598-119
您的位置: 首页>>安徽新闻中心

安徽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的门做防火门(常闭式)外开时,会考虑门开启后是否会影响疏散通道的宽度吗?

发布日期:2025-11-10 16:33:12   浏览量:91

在现代建筑防火与安全设计中,空调机房、发电机房、配电室等设备用房的防火要求尤为严格。为保证火灾发生时能有效阻隔火势和烟气扩散,设备用房的出入口通常需设置防火门且常闭,以维持房间的防火完整性。与此同时,建筑物的安全疏散功能也必须得到保证,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或住宅楼中,疏散通道的净宽、净高及其不被阻挡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火灾时人员的安全撤离。因此,当设备用房的防火门采用外开(向外)且为常闭式配置时,一个重要问题便是:门开启后是否会影响疏散通道的宽度?在安全设计与消防验收中,这一问题涉及法规要求、设计规范、风险评估及实际工程实施的多方面考量。

image.png

二、法规与规范依据

  1. 与地方消防技术标准
    在中国,涉及建筑防火与疏散设计的主要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各地消防验收实施细则等。GB 50016对疏散门的开向、疏散宽度、门的防火等级、常闭或常开状态等均有明确规定或间接约束。通常,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即常说的“顺手推”原则),以利快速撤离;对于防火门,若其处于疏散通道上且作为疏散出口,则更需满足向疏散方向开启的要求。

  2. 设备用房门体的特殊规定
    设备用房(如空调机房、配电室)因其用途特殊,常作为技术用房而非人员集聚的场所,规范对于其门的开启方向与防火要求往往区别对待。例如,配电室、发电机房等房间在火灾时可能需要与疏散通道保持分隔,因此要求其门具备防火特性并处于常闭状态以防火烟外扩。但若这些门位于人员疏散的必经通道上,则必须同时兼顾疏散安全要求,因此规范会对门的开启方向、门扇外侧是否影响通道净宽等方面提出限制或要求。

三、门的开启方向与疏散通道宽度的关系

  1. 开启方向的基本原则
    疏散门通常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群能够更顺畅地推门并快速通过。相对地,向外开启的门(即外开)在某些场合可能会侵占走道的有效净宽。当门在关闭状态(常闭防火门)时通常靠在门洞内侧,不占用走道宽度;但在开启状态下,门扇会位于走道一侧,若该走道同时承担人员疏散功能,门扇的展开可能会减少通道的净宽,影响人员通行速度和容量,进而影响疏散效率。

  2. 门扇对净宽的具体影响
    通道净宽是指在疏散通行方向上可供人员通行的最小横截面宽度。门扇外开时,其开启角度和占位范围会占用部分原有横向空间,导致该处净宽缩减。若通道原有宽度边界留有足够余量,则门扇在完全开启时仍能保证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净宽;若原始宽度较窄,则门一旦开启便可能使该处净宽不足,从而形成瓶颈,影响人员通行并在极端情况下造成拥堵或踩踏。

  3. 常闭式防火门的特殊性
    常闭式防火门在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以满足防烟、防火分隔的功能。其开启通常由门禁系统、检测器或手动操作触发。在火灾时,这类门可能由联动系统自动开启或由工作人员按需开启(例如通风或检修)。如果设备用房门作为通道的一部分,常闭状态有利于阻隔火势,但一旦开启便可能临时影响疏散通道。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门在任何可能开启状态下对疏散通道宽度的影响,并保证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四、设计与规范上如何考虑门开启对通道宽度的影响

  1. 确保通道净宽满足最不利工况
    设计时应按照最不利的工况来校核疏散通道宽度:即在门扇完全开启或停靠在走道一侧的情况下,仍需保证通道的有效净宽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值。若门在开启后会占用部分通道宽度,设计者应在初期布局时预留额外宽度或改变门的安装位置,使门扇在开启后不进入主要疏散通道的活动区。

  2. 优先避免在主疏散通道上设置外开门
    若可能,应避免将外开的常闭防火门设置在人员主要疏散通道或人员密集处。对需要设置在此类位置的设备用房门,应优先考虑内开或采用其他设计手段(例如洞口转向、设置推拉门、采用双向开门装置)以减少对疏散的影响。当然,防火门的开向也要综合考虑防火分区、通风、设备维护及使用便捷性等因素。

  3. 采用门扇停靠设计与门挡装置
    在某些场景,可设计门扇的停靠位置(例如在门外设置门挡或专门的停靠区),以使门在开启状态时停靠在不会影响通道净宽的位置。门挡装置需稳固可靠,且在火灾情况下应能自动释放或确保门可回位以维持防火功能。门扇停靠位置应避免影响疏散流线,并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

  4. 采用平开改为推拉或折叠门等方案
    在通道受限时,可考虑将平开门改为推拉门或折叠门,以减少门扇在开启时对通道的横向占用。但防火门的类型转换需保证其防火隔断性能满足规范要求,且推拉或折叠机构应采取耐火、气密及自动闭合等必要技术措施,确保在火灾状态下仍能履行防火职责。实际中,符合防火性能的推拉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在某些应用中是可选方案,但其成本、维护与可靠性须综合评估。

  5. 明确常闭、防火联动与疏散优先级
    设计防火门的控制逻辑时,应明确在火灾情形下的控制策略:例如,常闭门在非火灾情况下保持关闭以起到阻隔作用,但火灾发生时是否与疏散优先逻辑冲突(自动开启以便人员疏散)需要明确。通常,若门位于疏散必经路径上,联动逻辑应以疏散优先、自动解锁与开启为原则;若门的开启会导致疏散通道被阻挡,则联动逻辑应更倾向于保持关闭并提供替代疏散路径或通过其他方式确保人员安全撤离。设计时应与消防部门沟通,形成可接受的技术方案。

五、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问题:设备房门外开后挡住走道
解决措施:

  • 在初期布局阶段避免将设备房门设置在狭窄的走道上,必要时调整设备房位置或改造走道走向;

  • 将门改为内开或采用推拉门、折叠门等减少占位的门型(确保防火性能);

  • 设计门扇停靠位置及固定装置,使门在开启后能被稳妥停靠在不影响通道的位置。

问题:门扇在开启时影响无障碍通行
解决措施:

  • 在无障碍通道或靠近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避免设置外开启门;

  • 若不得不设置,应保证门开启后仍能满足轮椅等无障碍通行的最小净宽要求,并设置明确的操作指引和视听提示,减少使用障碍。

问题:防火联动与疏散需求冲突
解决措施:

  • 制定明确的消防联动控制策略,确保在火灾情况下优先保障人员疏散,同时兼顾防火隔断功能;

  • 在设计与消防审查阶段积极沟通,结合具体使用功能确定门的常闭/常开逻辑与自动化控制策略;

  • 在必要时提供备用疏散通道或加强分区的防火隔离,以减轻单一门体的安全责任。

问题:维护不当导致门扇停靠装置失效或阻挡走道
解决措施:

  • 建立严格的设备维护与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门扇活动部件、门挡、闭门器、联动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

  • 在验收与移交时提供详细操作与维护手册,培训管理人员正确使用与维护常闭防火门。

六、风险评估与消防验收的实践建议

  1. 以疏散最不利工况进行评估
    在消防设计与验收中,应对门开启后可能形成的最不利疏散工况做模拟或计算,验证在该工况下疏散通道宽度、疏散时间和人员疏散能力仍满足规范要求。必要时可使用人群疏散模拟软件对不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以量化门开启对疏散时间和密度的影响。

  2. 明确责任边界与使用管理
    对于设备用房的日常管理单位,应明确门体的使用规则(如常闭、应急开启方式、维护周期等),并在建筑使用说明及应急预案中标注门的功能与注意事项。消防验收时应核查门体的联动逻辑与应急操作是否与疏散预案一致。

  3. 与消防审核机关充分沟通
    在方案阶段主动向消防审核部门说明设备用房门的设置理由、开向选择及解决方案,提供必要的图纸、计算或仿真资料,以便在符合防火规范的前提下获得验收认可。对特殊方案(如常闭防火门外开但不影响疏散的特殊处理)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论证材料。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4006-598-119

扫一扫,关注我们